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分布式能源的推进、电动汽车的推广、储能系统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储能产业这一能源变革的支持技术和关键环节的发展。日前,在储能国际峰会2016暨中国储能及微电网应用技术展览会上,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秘书长张静认为,虽然我国能源互联网正处于起步阶段,但储能在能源互联网的框架下已不再局限于电力存储技术,储氢、储热和天然气存储等技术都将纳入进来,未来储能领域将涌现出更多的商业模式。
全球储能迎来发展机遇
当前,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和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全球储能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发布的《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16》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球累计运行储能项目(不含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和储热)327个,装机规模达946.8MW。
2010年至2015年,全球累计装机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18%,累计项目数量的年复合增长率40%。从区域分布上看,美国依旧占据装机第一的位置,截至2015年底,美国累计装机规模为426.4MW。自2014年起,美国就开始超越日本,成为全球储能装机第一大国,其次是日本和中国,占比分别为33%和11%。2013年至2015年,欧洲是储能项目装机规模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年复合增长率为115%。从技术分布上看,锂离子电池无论在运行项目中还是在建、规划项目中,均占据装机第一的位置,累计装机规模分别为356.7MW和2.2GW,特别是在建、规划项目中的锂离子电池累计装机超过其在运行项目中的六倍。
从应用分布上看,可再生能源并网领域的累计装机规模占比最大,为43%,2013年至2015年,调频辅助服务是增速最快的应用领域,年复合增长率为31%,分布式发电及微网领域则在项目数量上占据第一的位置,占比接近总装机的60%。从厂商格局上看,2015年分别有44家储能技术厂商、12家PCS厂商和34家系统集成商部署了储能项目(包含投运、在建、规划中的项目)。其中,储能技术厂商分别来自全球10个国家,涉及9种储能技术。装机规模top10的厂商中,共有7家厂商来自亚洲,特别是日韩厂商,表现抢眼,分别占据了排名的前5位,比亚迪是惟一一家入围全球前十名的中国厂商。
从投融资情况上看,截至2015年底,全球共有17家公司通过融资、出售债券/股权等形式,完成融资或被收购,金额总计10.2亿美元,相比2014年增长了155%。从政府项目资助情况上看,截至2015年底,全球政府机构对各类与储能相关的项目支持资金总计20.4亿美元,其中美国是资金支持总额最多、出资的政府机构最多、项目支持领域最广的国家,共有联邦政府下属的2个机构以及5个州的政府下属机构,提供了共计12.8亿美元的资金。
德国莱茵TüV大中华区太阳能及燃料电池总经理李卫春指出,放眼全球,从2020年的加州计划到德国光伏加储能的补贴,包括2015年澳洲PV加光伏的补贴政策、日本SI对储能补贴和政策的推动,都对储能技术发展和市场应用起到推动作用。
我国储能产业将快速增长
储能作为新一轮能源变革的支撑技术和关键环节,在国家政策层面已经得到足够的重视,2016年4月份,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下发的《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将“先进储能技术创新”作为重点任务。虽然我国新能源行业挑战依然艰巨,经济持续下行、补贴落实滞后、产业链现金流短缺、分布式光伏发展迟滞、电力的市场机制还未形成,储能产业正处于技术、应用和市场机制都有待进一步创新、突破的胶着时期,但储能产业最艰苦的阶段已经过去。未来3年,储能行业必将迎来行业发展的快速增长期,未来5年,“质量、成本、金融”将成为产业的关键要素,并将成为未来储能产业的关键突破点。
自2013年以来,全球范围内光伏与储能技术的成本正不断下降,储能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可再生能源发电与微网项目中,在我国市场这一现象尤为突出。据CNESA不完全统计,分布式发电及微网领域的储能项目在我国全部储能项目中的占比从2013年的24%提高到2015年的46%。究其原因,主要有四点:国家制定了非常积极的屋顶光伏发展计划并给予电价补贴;分布式项目从成本和技术特性两方面都更适合现阶段的储能技术参与;从国际经验看分布式能源发电的最终目标是自发自用,储能的应用必不可少;光储模式存在很多创新点和潜在盈利机会,是投融资机构最关注和乐于参与的领域。
《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16》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累计运行储能项目(不含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和储热)118个,累计装机规模105.5MW,占全球储能项目总装机的11%,年复合增长率(2010~2015年)为110%,是全球的六倍之多。从技术分布上看,运行项目中,我国主要以锂离子电池、铅蓄电池和液流电池为主,且锂离子电池的累计装机规模占比最大,占我国市场总装机的2/3。从应用分布上看,主要以分布式发电及微网和可再生能源并网领域为主,二者累计装机规模超过中国市场的80%,特别是前者,无论在累计装机规模还是项目个数上均占据第一的位置,占比分别为56%和77%。从厂商格局上看,排名前十位的厂商中,锂离子电池厂商的个数最多,比亚迪不仅是国内储能厂商装机第一,同时也是锂电厂商中装机第一的公司,大连融科是液流电池厂商中装机规模最大的公司,南都电源则是铅蓄电池厂商装机最大的公司。
《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16》预测,到2020年,理想情景下,我国储能市场总装机规模将达24.2GW;常规情景下,我国储能市场总装机规模将达14.5GW。两种场景下,均不含抽水蓄能,相关规划表明,抽水蓄能2020年装机规模将达40GW。
光伏与储能应用最具市场前景
储能作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和能源互联网关键支撑技术之一,其发展方向、商业模式将在能源互联网中发挥关键作用。2015年,能源互联网席卷我国能源市场,在能源互联网的大框架下,储能作为核心构成要素,一是储能产业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码,储能产业发展井喷在即;二是信息技术将推动能源生产、传输和消费方式的变革,重构整个能源的供销生态环境。
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分布式能源、电动汽车行业蓬勃发展,为能源互联网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但是,能源互联网需要更多新能源储存,电力的潮流控制、分布式电源及微网将实现广泛应用,储能技术将是协调这些应用的至关重要的一环。澳大利亚AECOM咨询公司负责发电和市场业务的CraigCham鄄bers先生指出,储能的经济性主要取决于电价情况,随着储能市场增速加快,分布式光伏加储能的模式将会有巨大发展,期待有效的商业模式出现。
2015年,我国弃风、弃光形势依旧严峻。其中“三北”地区弃风、弃光率分别高达31%、28%。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开展可再生能源就近消纳试点的通知》指出,未来将形成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传统能源调峰配合的局域电网,抽水蓄能、储能设备也将在调峰、调频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相关激励补偿机制的出台刺激了这些领域包括储能在内的电力调节资源的发展。
2015年7月,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推进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建设的指导意见》,全面启动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建设。其中,申报的示范项目必须具备足够容量和反应速度的储能系统,使分布式光伏加储能成为2015年我国储能最热门的应用领域。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正在不断提速,国家明确到2020年基本建成可满足超过5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充电基础设施。其中,电动汽车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车电互联商业模式的涌现都将为储能的发展注入动力。德国莱茵TüV大中华区太阳能及燃料电池总经理李卫春认为,光伏与储能应用模式最具市场推广前景,电池和PVS整合的方式,对于户用型的应用是最受欢迎的模式。
相关报道之一
储能将列入“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日前,国家发改委召开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专家座谈会,听取20多位各领域专家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建议。
从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对征求意见稿的完善要求,可以看出“十三五”规划内容、操作方式和时间表。即,内容将融入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趋势,操作将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作为关键形式,时间表是力争6月底前报送国务院。
其实,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已有着墨。
纲要提出,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生物技术、绿色低碳、高端装备与材料、数字创意等领域的产业发展壮大。大力推进先进半导体、机器人、智能系统等新兴前沿领域创新和产业化,形成一批新增长点。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
纲要同时分门别类列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行动的计划,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生物产业倍增、空间信息智能感知、储能与分布式能源、高端材料、新能源汽车纳入其中。
从实际情况来看,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引领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势良好,显现出极大的活力。
国家统计局工业司司长张卫华近日撰文指出,2016年一季度,工业中包括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比增长10%,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4.2个百分点。
据统计,1~4月,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92.5%,工业机器人增长24.7%。另外,智能电视增长25%,智能手机增长10.8%,太阳能电池、光纤、光缆、光电子器件、移动通信基站设备等产品产量均实现两位数快速增长。
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对中国经济的意义影响也是深层次的。正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所说,发展技术密集型、附加值高的新兴产业,才能使供给结构更好地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化解产能过剩等问题,补齐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短板。
据了解,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导下,网络安全、大数据、智能制造、军民融合、体育等各个细分领域,或紧锣密鼓地研究编制规划,或加快供给侧改革步伐。
广州驿路机械设备公司Copyright(C)2014 粤ICP备12028568号-1